【TISC资讯】关于《商标审查审理指南》的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均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总书记多次作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等重要指示。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及《“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中强调要建议一流商标审查机构。社会公众也对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和商标便利化改革提出更多期待。
与此同时,商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完善。近年来打击商标“恶意申请”“囤积注册”行为、管控重大不良影响商标、审查审理流程优化、商标注册审签机制改革、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等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需要总结和巩固。形式审查、商品服务和商标检索要素的分类、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等各项程序规范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商标审查审理实体性规定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在保护市场主体合法商标权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维护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面对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更新更高的任务和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在《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共同制定,以下简称《标准》)的基础上,总结提炼近年来商标审查审理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整合商标各项业务指南、说明、内部规程,制定了《商标审查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规范商标各项业务程序的规程,是指导商标审查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公众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或者其他商标事务的具体指引,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央事权、优化商标注册审查工作流程、提升商标审查审理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