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您的位置:>行业新闻

【TISC资讯】供需两端联合发力 加速推进专利转化(中国知识产权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这项部署有效落实?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是重要抓手。

 

 

    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4。与此同时,作为经济“毛细血管”的中小企业对专利转化有着强烈的需求。

 

    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及《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两项配套政策。2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述两个方案相关内容,并表示将从供需两端出发,推动专利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盘活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不愿转’的顾虑、‘不会转’的现象仍比较普遍,梳理盘活有价值却被闲置的专利成果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任务。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7个部门,按照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总体部署要求,出台了《工作方案》。”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在总体目标思路上,《工作方案》强调要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两方面发力。同时,《工作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前实现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全覆盖,2025年底前加速转化一批高价值专利,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

 

    “近5年来,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6000多项增长到2.1万余项,转化金额从33.9亿元增长到110.1亿元。但面对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高校源头创新的重大潜力还未充分释放,需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楠表示,教育部将结合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有关要求,重点推动高校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全面梳理盘点存量专利,进行评价分类,开展精准对接,促进存量专利转化运用;加强需求导向的制度性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提升新增专利的质量,促进高校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去年10月对全院存量专利开展了系统分析,摸清存量专利情况,并利用公开数据进行了初步评估分级。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局长武斌介绍,《工作方案》印发后,中国科学院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制定了工作举措。该院对专利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无转化或保护价值的专利,及时终止维持;对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具有应用价值的专利,通过开展专场推介、成果路演等对接活动,促进转化;对适用广泛、适合多方实施的专利,推动开放许可和托管运营;在能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等优势领域,注重与企业联合攻关推动转化应用。同时,该院充分利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按要求在平台登记入库,通过平台开展精准对接,根据企业反馈进行二次开发,推动专利成果加速转化运用。

 

    夯实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基础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有创新活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4个部门制定了《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印发实施。《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通过知识产权普惠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能力水平整体提升;重点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产品。

 

王培章介绍,《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主线,强化知识产权普惠服务,在此基础上筛选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按需匹配知识产权、产业、金融等惠企政策,探索形成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并进一步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水平整体提升。

 

“目前专利产业化的困难和堵点,是供需双方缺乏有效对接,供方‘说不清’,需方‘听不明’,缺少发明人团队、转化服务机构全程跟进服务。”王培章表示,为此,《实施方案》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围绕专利产业化全链条,注重发挥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叠加效应,探索构建供需匹配、精准对接、协同高效、运行顺畅的专利产业化服务体系。

 

就如何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武斌带来了中国科学院的经验。他表示,该院积极推广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研发管理模式,从源头加强科技创新与企业应用深度结合;积极探索许可、转让等多种转化方式,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促进转化运用。如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探索了附条件许可转化模式,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了“先赋权后转化”“先赋权后独享”等转化新模式,拓宽了成果转化的路径,提高转化运用效能。

 

随着《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深入实施,未来,我国大量存量专利将迸发出怎样的经济发展活力,十分值得期待。(记者 吴珂)

 

 

附件: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版权所有: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津公网安备 12011602001062号

    

ICP备2021002968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电话:4001880860
本系统建议在PC端使用火狐、谷歌浏览器访问
事业单位